商来宝
  • 供应
  • 求购
  • 企业
  • 展会
  • 资讯

微信公众号

商来宝微信公众号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教程攻略 »由来不羡瓦松高意思(由来不羡瓦松高赏析)

由来不羡瓦松高意思(由来不羡瓦松高赏析)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7-02 17:34:24 来源: 作者:用户71158    浏览次数:0    
摘要

据《礼记.月令篇》,“季秋之月,菊有黄华”,菊花在秋天开放,不与群芳争艳,在人们眼中,它们具有高风亮节的品质。并且,又因为陶渊明曾“采菊东篱下”,菊花由此得到了“花中隐士”的称号。唐代诗人郑谷就曾写下一首《菊》,来歌咏菊花,这首诗的原文如下: 王孙莫把比蓬蒿,九日枝枝近鬓毛。 露湿秋香满池岸,由来不羡瓦松高。 “王孙莫把比蓬蒿”,王孙们不要把菊花看成和蓬蒿一类无用的杂草。诗人以“王孙”指那些“...

据《礼记.月令篇》,“季秋之月,菊有黄华”,菊花在秋天开放,不与群芳争艳,在人们眼中,它们具有高风亮节的品质。并且,又因为陶渊明曾“采菊东篱下”,菊花由此得到了“花中隐士”的称号。唐代诗人郑谷就曾写下一首《菊》,来歌咏菊花,这首诗的原文如下:

王孙莫把比蓬蒿,九日枝枝近鬓毛。

露湿秋香满池岸,由来不羡瓦松高。

“王孙莫把比蓬蒿”,王孙们不要把菊花看成和蓬蒿一类无用的杂草。诗人以“王孙”指那些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的纨绔子弟们,这些人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,往往把和菊花很类似的蓬蒿当做菊花。诗人以“莫把”一词直截了当地指出纨绔子弟们所犯的错误,指责他们分不清菊花和蓬蒿,更指责他们分不清真正的人才。

“九日枝枝近鬓毛”,到了重阳节那天,菊花会被人们插在鬓发之间。到了重阳节,菊花就会显示出和蓬蒿本质的不同来,它们会开出朵朵赏心悦目的花儿,为世间增添一道风景。在重阳节这天,人们相约登高、佩茱萸、饮菊花酒、赏菊花……人们对待菊花和蓬蒿的态度有了明显的不同,当人们尽兴而归时,把菊花采摘下来,插在自己的鬓角上。

“露湿秋香满池岸”,露水打湿菊花的花瓣,花香弥漫在池塘的两岸。在菊花盛开的季节,天气转凉,露水渐渐重了起来。在秋日的早晨,生长在低湿之处的菊花,花瓣被露水打湿,但菊花特有的幽香却在池水两岸弥漫。在诗人看来,菊花具有弥足珍贵的精神品质,虽然生长在低湿之地,却毫不在意环境的优劣,只管盛放,只管散发幽香……

“由来不羡瓦松高”,从来不羡慕寄生在高处的瓦松。“瓦松”是一种生长在屋瓦上或深山石罅中的植物,它虽然生长在高处,但“高不及尺,下才如寸”。在这一句中,诗人以拟人化的修辞,写生长在低湿之处的菊花不羡慕生长在高处的瓦松。因为。菊花虽生长在低湿之处,却有高洁的品质,瓦松虽生长在高处,不过是借势罢了。

这是一首咏物诗,整首诗中,虽然没有涉及一个“菊”字,却处处都流露着对“菊”的赞美。纨绔子弟们分不清菊花和蓬蒿,并不影响人们对菊花的喜爱,生长在高处的瓦松并不比生长在低湿之处的菊花高贵。诗人把菊花人格化,虽然是在赞美菊花,实际上是赞美的理想人格。

 
举报 收藏 0
免责声明
• 
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51slb.com/news/13ace2e27f.html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商来宝平台无关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请向我们举报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 

(c)2022-2032 www.51slb.com 商来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蓝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蜀ICP备2021023313号